中药材种植在我国既存在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。随着大健康产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,中药材种植再次掀起了一阵浪潮,越来越多的种植大户、合作社、企业加入到中药材种植行业中, 全国道地药材主产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,快速布局重点品种与主攻方向,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增加。
与此同时,国家也相继出台了《中医药创新 发展规划纲要》、《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》、《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 材管理的通知》、《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(2018—2025年)》、《“十四五”中医药发展规划》等若干文件,也为我国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,对推进我国种植业的健康、有序发展 发挥了引领性的作用。
但我国中药材种植产业仍然面临种植区域不合理、技术相对落后、优质种子种苗 缺乏、机械化水平低、标准化基地不足等一系列问题。针对地区差异化定位和重点品种选择不够精准问题,各地政府、农业服务及科研单位也在不断宣传中药材种植的道地性,加强了中药材种植个体、合作社、企业与农业技术专家的一对一指导,大大减少了盲目引种及产地扩区所带来的经济损失。
同时,由 于栽培技术落后而导致的病虫害盛行、农药残留、重金属超标、采收不应季、产量偏低等一系列问题, 也随着“三农”下乡、科技服务一对一、农民夜校、合作社培训及互联网的普及而逐年大大改善,在缺少销路的情况下,现阶段很少看到种植户单打独斗发展中药材种植,更多的是种植大户、合作社、企业 的带动,在合同保障的前提下,种植户参与地方推广品种的种植,种植户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提升。
而受限于优质种子种苗自产、自用、自销的特殊状况,种植户、合作社与企业产出的中药材难免会造成质 量差异,大部分中药材的种子尚未从根源上统一。
目前,中药材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协同体系还未形成, 中药材种业发展滞后也引起了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。截至2019年,我国良繁体系初具规模,种 业发展日渐提速,中药材种子种苗商品化和“育、繁、推一体化”建设持续推进,未来一段时间,中药材 种业也将步入快车道。逐渐规范中药材种植中优质种子的源头后,按照国家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与产 业化的重大战略,充分发挥高层政策引导,大力扶持龙头企业,构建道地药材生态农业龙头企业集群品 牌,坚持走生态种植这条核心道路,逐渐由中药材种植高速增长步入到高质量发展新阶段,不断追求生 态与经济双赢,产出一批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高品质中药材生态产品。
未来几年,传统独家独院的中药材种植模式逐渐将成为过去,在总体良好的大政策环境下,道地药材区划、新兴种植模式与种植技术、优良种子种苗、规范农药管理、机械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将逐渐推 动中药材种植产业向“规模化、标准化、生态化、品牌化、多元化”发展。